两片面包,一杯牛奶,这是很多城市中年轻人的早餐方式,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关注度的提高,这种即方便又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有需求就有供给,在众多的面包品牌和种类的夹击下,最终桃李面包突出重围。这个创始人在60岁才开始创立的品牌,凭借着强大的市场需求、良好的口碑以卓越的管理技巧,一举占领东北市场并成为我国的面包大王,真正实现了挑李满天下。
一、进击的桃李,成为国内面包大王
成立于1997年的桃李面包,是退休教师吴志刚在60岁时创立的,公司主营面包及烘焙产品,以“桃李”品牌为核心,并在2015年实现A股上市,成为国内面包第一股。
公司上市以来的业绩表现也是相当的稳健江苏 创新创业项目 资讯平台,一度被很多投资者看作白马股的代表。2016到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3.05亿元、40.8亿元和48.3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8.95%、23.42%和18.47%。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36亿元、5.13亿元和6.42亿元,呈现稳步上涨态势。
桃李面包也打破了很多食品企业走不出本土的魔咒。根据桃李面包2018年营收数据显示,公司东北区域营收只占到了41.13%,华北地区营收占比为19.82%,华东地区营收占比17.18%,西南地区营收占比10.19%,西北地区营收占比为6.2%,公司产品已经走出了东北,并在全国实现了落地开花。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专一朴素的产品容易大面积普及,以及工厂化的模式有利于降低成本。
二、面包行业高速增长,桃李产能持续扩张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会问了,为什么桃李面包业绩增长这么稳定呢,感觉自己很少吃啊。
首先江苏 创新创业项目 资讯平台,需求端旺盛,行业高速增长。我国烘焙行业从2003年到2018年复合增速高达25%,其中细分的面包行业增速也十分稳定,市场销售额从2014年的246亿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350亿元,复合增速在10%左右,并且预计2020年能达到达到450亿。
桃李面包凭借着近50亿元的营收,占据面包行业大约13.7%的市场份额,是行业的绝对龙头,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有赖于面包行业的强势。所以,虽然你不吃面包,但是别人吃啊,我国人多力量大!
其次,供给端紧张,产能扩张促业绩提升。在面包行业需求增长下,供给端怎么样呢,由于桃李面包是唯一一家主营面包的上市公司,也是目前市场最大的面包企业,我们就拿它的产销数据来分析一下。
2016年公司产量、销量及库存分别是19.31万吨、19.29万吨和0.06万吨,2017年公司产量、销量及库存分别是23.25万吨、23.28万吨和0.03万吨,2018年公司产量、销量及库存分别是26.88万吨、26.88万吨和0.03万吨。所以从数据我们能清楚的看到公司的产能是十分紧张的,几乎产多少卖多少。
另外,公司产销量每年几乎有20%左右的增速,而公司的营收也保持在20%左右的增速,考虑到公司产品几乎是面向中低端,提价空间有限,所以公司能保持业绩稳定增长的原因就是在于每年扩张的产能,而这得益于前面所说的面包行业的稳定增长。
既然产能决定着业绩的增长,那么桃李如何应对呢?
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动新产能项目建设,包括设计产能2.55万吨的武汉项目、 设计产能6.00万吨的沈阳项目、 设计产能2.12万吨的山东项目,和设计产能2.20万吨的江苏项目,预计在2021年全面投产。若这四个项目顺利投产,将
来源【个人品牌】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