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我们每天都要经历,但是很多人却做不好的事情。我们和领导沟通,因为不会说,错过了升职加薪的机会;我们和朋友沟通,因为说太多,频频被人打断;我们和恋人沟通,因为用错了方法,导致情感出现裂痕。
明明我们尝试真诚地和对方沟通,为什么还是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其实it创业点子,是因为人的耐心只有10秒,如果不能在这10秒钟内抓住对方的心,那这次沟通就很容易失败。
如果你在生活或者是职场中,总是话到嘴边就说不出口,或者是废话太多说不对,那希望你能好好看完这篇文章,把握对方的需求,精准表达自己的想法。
只有短短10秒钟的时间,我们究竟要说什么?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准备好沟通的内容,而是我们忽略了前10秒究竟要说什么。
比如领导让我们汇报工作,正当我们铆足了劲准备侃侃而谈的时候,刚一开口,就被领导打断了,于是一次升职加薪的机会也许就这样错过。或许你会觉得是领导不识人才,但其实,这不是领导的错,而是你没有在10秒之内说到领导想听的内容。要知道,开场的10秒钟,比之后的1万句话都要重要。
那我们究竟要说些什么,才能在短短10秒钟内,抓住对方的注意力,让他们愿意听下去呢?
第一个法则:说的话要开门见山,言简意赅。
什么是开门见山,就是上来直接说你这次谈话的目的。
在美国的IT界,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在电梯里碰到投资人,你一定要在30秒内把你的创业计划和前景说清楚,不然你的项目可能就没有未来。同样,如果我们不能在10秒钟之内,开门见山的和领导说明我们的来意,那我们可能就会失去继续和她沟通的机会。
虽然道理很简单,但对于习惯说什么都先寒暄几句的中国人来说,要真正做到,其实还真的不容易。不过,《10秒法则》里给我们总结了一个说话套路,只需要3句话就能轻松说明来意,搞定开场的10秒钟。
第一句,自信满满地和领导打个招呼;第二句,告诉领导你想要和他聊的话题;第三句,让他知道这次谈话大概需要所长时间。在面对大忙人的时候,只要这短短三句就足够了,比如你可以和领导说:“领导你好,我想跟您聊一下关于增加人员编制的问题,大概会耽误您10分钟,您看可以吗?”
当大忙人同意沟通之后,我们就可以用接下来的两个法则,在最短的时间内说服对方了。
抓住对方注意力的第二个说话法则是:我们要挖掘对方的需求,找到对方最想听的话。
虽然有时候我们能够和别人对答如流,但经常会答非所问。什么意思呢?也就是你说的东西,根本不是对方最想听的。
这里有一个年轻同事的故事:领导让年轻同事负责一个活动策划,这是同事第一次独立负责,他兴奋地保证一定完成。结果过了两天,领导问同事,“策划书怎么样了?”
年轻的同事心头一慌,说了一大堆,他先告诉领导这两天他有多忙,然后汇报了一下手头上的工作,最后才说因为没有具体的时间节点,所以他还没开始,周末会加班完成。听到这,领导一言不发地走了。
其实领导开会时没有说要什么时候交,年轻同事手里还有很急的任务,所以两天后还没开始也情有可原,但为什么领导会这么生气呢?其实问题就出在,他没有弄明白领导究竟想要听到什么。他光和领导交代自己的工作节奏了,但这既不是领导关心的问题,又容易让领导理解为是他在辩解,可以说,短短的几句话,就破坏了领导对他的印象。
那这种情况,我们究竟要怎么做呢?两步就可以搞定。
首先,我们可以先分析,对方问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找到他背后真实的需求。比如“策划书怎么样”了这句话,其实是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但如果稍微思考一下,就会明白,领导想知道的it创业点子,其实就是策划书要什么时候才能给他。
挖掘到真实的需求后,我们就要思考,有哪些内容可以满足他的需求。比如领导想知道策划书的进度,那“还没开始”这个回答,其实就能满足他的需求了。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告诉他这个结果,那恐怕领导会勃然大怒。所以我们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工作计划,告诉他周末会来加班,周二能完成。这时候,领导就能大概了解整个项目的进度了。
所以,如果年轻的同事直接告诉领导,“不好意思,策划书还没开始,但周末会加班制作,周二提交。”短短的10秒钟,就把对方想要的信息都传递了出去。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让对方愿意听下去的第三个法则:筛选最重要的信息,最先说。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需要短时间内说服别人的场景,比如你只有几分钟的述职时间,而这几分钟决定了你今年是否能够升职加薪。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把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出去,我们可能就会错失很多机会。
那要如何筛选出重要的信息传递出去呢?第一种方法是共同印象。什么意思呢?就是找出这次你要说的事情,和以前某件事情的相似之处,让对方能够迅速了解你要说的内容。
比如你要和领导汇报这周的项目进度,这时候你就可以和他说:“我们这次项目,和上次遇到的情况相似。”这时候,领导就能通过过去的记忆,对这次的谈话有初步的印象,也就无需我们再去解释一下大家都明白的细节了。
第二种方法是“假设-原因”法,也就是说,先说你假设的方法,再说你会选择这一方法的原因。
比如领导问你这个项目打算怎么做,那你就可以先告诉他解决方案是什么,再一条条和他解释,为什么你要这么做。用解决方案去吸引他的注意力。
你想想,如果你一上来就和他分析这,分析那,他听了半天还不知道你打算怎么做,那他还会有心思听下去吗?
所以,如果你需要在短时间内说服别人,记住,先说假设,再去解释原因。
那要怎么说,才能让对方更快读懂你的意思呢?
有时候你好不容易精心准备了说话内容,但一开口却没有人听。比如你对恋人发表你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她只是在一旁玩手机,没有回应。再比如你辛苦打磨了一周的工作总结,结果会上没有几个人在听你说。
为什么我们精心打磨说话内容,最后效果还是不好呢?这是因为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对。也就是,我们只是学会了说什么,但还没学会怎么说。
那具体要怎么说,才能锦上添花,让别人更愿意听我们说话呢?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两种表达技巧。
第一个表达技巧,是要注意自己的语速。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发言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只要你回听自己的发言,就会发现,自己的语速怎么这么快?而这些,你自己可能都感知不到。
为什么我们明明觉得自己的语速没有问题,但一开口,语速就慢不下来了呢?这是因为我们一紧张,大脑的潜意识就会告诉我们,要快点结束。于是大脑开始飞速运转,说话的速度跟不上大脑运转的速度,说话的速度就越来越快了。
虽然我们是无意识地加快语速,但这却会让对方感觉很不舒服。毕竟人和人的交流,就像和队友打球,你把球投给对方的时候,也要考虑对方是不是能接住。如果我们说话的时候,压根就不考虑别人是不是能接住我们的信号,只是一个劲地想快点说完,那这场投球活动自然不会顺利。
那说话究竟要保持在什么速度才算合适呢?《10秒法则》的作者荒木告诉我们:播音员播报新闻的时候,是要求1分钟300个字,这种标准语速,能让老人和小孩都听明白播音员想表达的意思。那么按这个速度来算,10秒钟刚好是50个字。所以你不妨先写下一段50秒的话,然后打开秒表和录音机,按10秒50个字的速度录下来,听听是什么效果,并且反复练习。只要把握住了这种节奏,以后说话就不会有种说完就跑的感觉了。
想要让对方愿意听的第二个表达技巧是,巧妙运用肢体语言,让别人看见自己的说话内容。
有数据表明,我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55%的信息是来自于肢体语言,只有7%的信息是来自于对方说的话。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是干巴巴地说话,最后能听进去的没有几个人,但是如果我们能配上适当的肢体语言,那说话的效果就会大幅提升。
比如我们在说到,这部分有三个要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竖起三个手指头,这样即使对方走神没有听明白你在说什么,那看到手势也大概能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
具体我们要如何使用肢体语言呢?
首先,在使用肢体语言的时候,我们要和大家平时的观察习惯相匹配。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那我们在运用肢体语言的时候,最好也能让对方看到我们的手势是从左向右运动的,这样他们理解起来就会更容易。
其次,我们的手最好能在胸口以上的位置运动。因为如果我们把手放在腰部的话,远处的观众很有可能就看不到我们的动作了。但是如果把手上放在胸口以上,第一可以让大多数人都看清楚,第二也能展示自己的活力和说服力。当然,如果我们的动作幅度能更大一点,那比起缓慢的肢体语言,这更能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活力。
最后,如果我们没有设计肢体语言的时候,也有注意自己一些不经意的小动作,不要让他们影响我们的形象。比如不停地摸头发、把手插进口袋,或者是把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等等不雅的行为。
要如何应对不同场合的即兴讲话?
看了上面两个内容,大家可能知道该如何准备说话的内容和技巧了。但是有些场合,是没有时间给我们准备的,比如年会上抽到大奖,主持人让你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再比如,面试的时候,面试官突然抛出一个你从来都没有考虑过的问题。这种突如其来的即兴讲话,让很多人都措手不及,然后一开口就语无伦次。
那究竟要怎么面对这样的场合呢?
《10秒法则》的作者荒木认为,所谓的即兴讲话,其实是有套路可以遵
来源【个人品牌】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