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进入移动支付时代,快捷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看不见的问题。
比如代扣费,很多软件引导用户,在用户不甚明了的情况下,开通了代扣费用业务,用户的费用在不察觉之间,就被扣走了。
我最近,一次不甚愉快的消费体验,发现其中的消费陷阱,可谓处处是坑。
先讲讲事情经过。
4月30号晚上,我在太原滨河东路闽南小镇饭店吃饭,手机没电了,就在饭店借了一个“来电”充电宝。大约充了,不到半小时,然后还了,用花小猪打车离去。
充电宝下单吋间
花小猪打车订单
以上两图,一,来电下单时间。二,打出租车离去的时间。
离店之前,非常明确的,把充电宝归还原位,并且一定是按照程序归还的。相信饭店,应该有监控,可以调监控查阅。
但,到了5月2号,我突然发现手机上微信上,有一条扣款信息。
不知不觉间突然而至的收费信息。
说实话,平时是不怎么看微信的。但昨晚,碰巧看到,觉得不对,就开始联系客服。
客服倒也痛快,大致了解情况以后,并没有调监控,也没有详细的问什么,很轻松的给我退了62。相当于我花了四块。
先把我与客服的沟通记录发给大家。
与客服沟通内容
很快,我的微信上我收到62块退款,按理说,这个结果应该还可以,但我却越琢磨也不对劲。
一,先翻阅了一下过往的来电充电宝消费记录。
发现了一个,2020年六月十五推荐低费用创业点子,租借了18小时的订单。一共扣了30元,讲实话,自己根本不知道花了多少钱的事。
再说这个订单本身,时间久了,实在想不起,当时究竟还了没有?怎么还的?在哪还的?会不会也是这个66元订单一样的情况?
但充电宝,连续用18个小时,好像也不太合理。
时间久了,这么一个小事,确实想不起来,说不清了。但我的钱,也确实是千真万确从自己口袋被转入了别人的口袋,虽然只有区区30元。
二:明明二元的消费,不知不觉间成了四块,看上去很小,商家的利润却悄悄上涨了50%。
从时间上看,我租借来电充电宝,肯定在半小时之内。按他的定价,应该收二元。
而商家收了我66元,沟通后,退了62元。这还是庆幸我及时发现。
可仔细一琢磨,这是不对呀。
为什么退62呢?为什么不是66,64,或者其他任何一个数?
假如认定,我本人确实租上一直未还,那就按规定收66,本人毫无怨言。
如果认定,我确实租了不到半个小时,那就应该按定价收费,收我二元,退给我64。
可客服,莫名其妙,不加思索,退了62。一开始,我还感觉对方挺痛快,至少自己被莫名扣掉66元,大部分都回来了。挽回了自己不必要的损失。但一琢磨觉得不对,凭啥收四块呢?
商家这招太损了。假如用户不及时发现这种代扣费,商家就是百分之2200的暴利。被发现了,两块的收费变四块,利润也增加了100%。一里一外,都是赚
用户在代扣费的规则下,成了待宰羔羊。谁会为了几个月半年前的几十块去追羊打官司?谁会为了多收一块两块着投诉追回?估计像我这样,思考这事,大段大段写文字的,也会被视为奇葩。
可互联网的可怕之处就在,他的客户群体太大了,数量都是几千万,几个亿级别,从一个人的口袋里,一年悄悄的偷走个二三十块,那可能就是几个亿,几十亿。
三:锁定客户,开通代扣,悄悄涨价。
传统商业欺骗模式里边,有一种充值办卡的传统套路。
比如美容美发,餐饮等行业常用。开始,用优质低价的服务,吸引用户办卡充值,然后悄悄降低服务质量,悄悄涨价,不知不觉中,会员卡用户存的钱购买力下降了,而商家的利润
来源【个人品牌】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