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万众瞩目的“双十一”狂欢节背后,是无数个商家的默默付出,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好的故事。2018年双11,鲜炖燕窝品牌小仙炖以2300万的销售额和10倍的增长率获得滋补黑马奖,创始人林小仙也在全行业首个喊出2019年双11进入亿元俱乐部,当时多数人觉得不可能。而在今年,林小仙实现了自己的承诺,让小仙炖成为首个进入天猫双十一亿元俱乐部的鲜炖燕窝品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林小仙的创业故事。
一、发现商机
林小仙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小接受祖辈的“滋补养生”理念。从进入广东第一军医大学开始,林小仙在广东度过了8年的学习和生活时间,食补文化对她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广东的燕窝滋补习俗让林小仙领略到了燕窝的益处,也拥有了大量实践的机会。在餐馆吃到好吃的燕窝,她会仔细询问店家食材的来源和炖煮方法,博采众长到处取经。
2013年,林小仙跟随调任的老公前去北京。那时,正值北京雾霾严重的时候,干燥上火的天气也让全家非常不适国外对互联网创业点子,食用燕窝成为林小仙一家每日坚持的保养秘籍。期间,热情的林小仙也会送一些干燕窝给朋友们。然而,她发现,每次询问她们燕窝功效怎么样时,朋友们都感叹平常生活太忙根本没时间炖。
林小仙这才开始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能够让燕窝中珍贵的营养滋养更多的人,同时又能解决他们没有时间炖不会炖的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林小仙炖了一碗燕窝送给朋友,朋友感叹“如果你能每周都炖给我吃就好了”。做一碗鲜炖燕窝的灵感就这样诞生了。
二、创立品牌
2014年8月,林小仙创立的品牌“小仙炖鲜炖燕窝”在京东上线了,林小仙根据自己调养身体的经验,以及中医推崇的持续有规律的食补理论,推出了月套餐,年套餐,分周配送,让客户能够长期坚持有规律地滋补。2016年,一档综艺节目《中国合伙人》上,林小仙凭着对产品打造的匠心以及产品过硬的品质,打动了周鸿祎。据说周鸿祎在节目现场连喝四碗小仙炖,最后决定投资数百万。
随后林小仙踏足了巴厘岛、爪哇岛等15个岛屿,考察燕屋30家左右、燕窝加工厂20多家。最终选择了印尼燕窝出口量最高的,符合中国进口标准的燕窝加工厂,选用中国检科院认证的溯源燕盏。据称小仙炖也是行业里最早使用溯源燕盏做鲜炖燕窝的品牌。
从2015年到2016年,小仙炖的营收从1000万增长到了5000万,虽然数据亮眼,但在市场上的声量并不大,鲜炖燕窝也未被行业看好。尽管已经获得了洪泰基金天使轮和周鸿祎领投的Pre-A轮两轮融资,还邀请外部机构做过两次品牌定位,但小仙炖始终未走出创业初期迷茫的状态,这一状态在2016年底达到顶峰。
三、推广策略
当时,小仙炖现金流亏损500多万,在产品和运营的多元化尝试牵扯了团队大量精力,也导致日常开支居高不下,内部管理压力日增。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有过十几年吃燕窝经验的演员陈数尝试了小仙炖,发现不管是食材还是口感都比自家阿姨炖的好,立刻成为小仙炖的忠实用户。一年后,陈数从铁粉用户升级为投资人,正式投资小仙炖。
陈数的这一举动对林小仙来说意义重大。燕窝作为轻奢滋补品,与明星的形象地位相符,她们本身也有通过燕窝滋补调养、美容养颜的需求。借助陈数的口碑宣传,小仙炖在明星圈迅速扩散,如今,在小红书等各类社交平台上,愿意分享小仙炖产品的不乏张柏芝、张雨绮、李冰冰、唐艺昕、景甜、欧阳娜娜、李湘等一线明星。
在明确小仙炖的定位之后,林小仙开始大刀阔斧做减法。她砍掉了礼盒装干燕窝等与定位不符的产品,专注于鲜炖燕窝产品的打磨;关闭线下体验店,解散了分销商和城市合伙人,同时顺应用户习惯,将合作电商渠道数量从以往的20多个精简为5个,只保留天猫、京东、小红书、网易考拉和微信商城,集中运营力量,提升客户体验。
四、行业标杆
聚焦的定位和精心打磨的产品让小仙炖的收入增长开始
来源【个人品牌】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