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去公司上班,不限学历,在家兼职,动动手指,月入上万。”
对于不少求职者来说,看到这样的招聘广告,难免会动心,可是一不留神,就会陷入骗局。
近日有这样一则新闻:西宁市一女子应聘网络兼职,点击对方发来的购物链接,结果被骗走了16万元。
看到这样的新闻,很多职场人在痛恨骗子的同时,也在疑惑,什么样的情况下骗子会得手? 他们到底用了什么样蛊惑人心的手段让受骗者就范呢?
结合我自己的心理学知识,给各位职场朋友做个分析。
01 “先跟后带”的“催眠“手法
心理学现代催眠术当中,有种诱导技术被称为“先跟后带”。也就是说,催眠师在面对来访者的时候,如果直接发出指令,往往会遭到来访者内心的抗拒,催眠也就难以进行。但是如果发出一些来访者能够认同的指令,比如重复对方说的话,或者陈述一些客观事实,像“你正坐在那里”、“你的眼睛是闭着的”、“你可以听到房间里的声音”,那么来访者对这类内容是不抗拒的,因为这本来就是真的,这就是“先跟”的部分。接下来,治疗师会暗暗地把需要引导的内容放在“先跟”的后面,比如“你会越来越放松”、“你的心情会越来越平静”,这就是“后带”的内容。有了这样的“先跟后带”,来访者大多会接受“后带”部分所包含的暗示而被催眠。
赵本山在其小品《卖拐》中诱导范伟腿瘸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大忽悠”先是在其前面正常地走步,范厨师在后面也正常地跟着,这就是“先跟”,似乎平淡无奇。但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这几步“同步化”的动作,接下来“大忽悠”开始腿瘸了,一高一低的走步;结果后面的范厨师也开始一高一低的走路,“忽忽悠悠就瘸了”。“先跟后带”也就完成了。
而一些骗子,正是学了这样的方法用于歧途。而且他们运用这种手法非常隐蔽,几乎不着痕迹,他们往往会做足“先跟”的功夫,比如准确地报出受骗者的个人隐私的信息(如工作单位、毕业院校、身份证号码、家庭关系等),让人信以为真,甚至感觉无懈可击,结果后面就被骗子带动着而逐步落入圈套。
02 调动受骗者的情绪
情绪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负面情绪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也同样不小,我们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能让别人成功地骗了你,许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不能合适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其实跟理智是站在对立面的,当你上情绪的时候,体内开始分泌激素,让你大脑中属于理智的区域被压制住,当然啦,智力也就开始下降的迅猛。说白了就是在你上情绪的时候,智商也就降低了。
焦虑、恐惧、兴奋、同情等,这些都是情绪,骗子调动你的情绪,来开始他的欺骗手法。我们经常看到听到接触的骗局,大致有这几种情形:
1. 利用你的害怕
比如某些电话诈骗,骗子会刻意对自己的身份进行伪装,恐吓你掌握了你犯罪的证据,胆小怕事的人在这时就会陷入惊慌失措的状态,急不择路的听从对方的安排,希望摆脱困境。
2. 利用你怜悯他人的情绪
还比如看到路边的乞讨者,就算是深知他们是职业性的乞讨人员,却还是控制不住给他们钱的冲动,这都是你的同情心在作怪。因为同情、感动会给我们一种“沉浸式体验”,这不仅会蒙蔽我们的智商,还会削弱我们的感官。
3. 利用你兴奋、高兴等正面情绪
正面的情绪有时也会成为一种防御漏洞,老人都说无欲则刚,但是在生活中好像能做的无欲的真的很少想,因为人的各种欲望,同样会让你的智商下降。例如平日里收到中奖短信,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但“双11”之后,以“您在某某电商参与抢购抽中大奖”的名义向您发送的诈骗短信,就很有可能会相信。
与调动情绪进行诈骗有关的例子太多了,骗局也是防不胜防,所以当有人试图调动你的情绪时,一定要让自己保持理智,冷静分析问题。
03 利用你的“从众心理”
从心理学上讲,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从众心理,用另一个词语来说就是法不责众,大家心里都会想着这么多人都做了即使是错的也不会受到惩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件事情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做了,那剩下的哪怕是对这件事不认可大学生创业资讯,也会去跟着大家一起做。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经过心理学家的实地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跟随者都想着这件事如果是好事,别把自己落下,即使不是好事儿,这么多人自己也不会有太大损失。这个心理也成了那些骗子的利用点,他们会通过做出大家都在做一件事的假象来使大家不自觉的入坑。甚至在进行很多选择时,骗子并不需要“托”这种人的现实存在,只要告诉你这件东西很多人在买,销量很好,或者很多人都是这样选择的,你就会改变态度。
例如市场上有一些无良讲师,也用这种心理学技巧大肆圈钱。讲课的时候,讲一些鬼都听不懂的话,下面的企业家学员,也未必能听懂理解。然后讲师问了:“听懂的举手,我看一下。”这时候,你发现都举手了,而很多没听懂的企业家呢,看周围的都举手了,他就想:我不举手不是说明我智商有问题吗,我也举手吧。接下来,讲师会找机会进行推销他的别的课程,这时候,一般课程内会有托……于是就这样又上钩了。因为一个从众心理的圈套,莫名其妙花了几万报名和自己企业没多大关系的课程,值得吗?
04 面对当今职场如此猖獗的骗子们,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增强抵制诱惑的能力
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利令智昏,对他人的“慷慨解囊”,特别是那些不是很熟悉的人所承诺或给予的“好处”,要格外小心,切不可因小失大。
《巨额来电》刘芳丽在电影中说道:“放着弯腰就能捡钱的生意,谁还会老老实实做买卖?”从价值取向来说大学生创业资讯,如
来源【个人品牌】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