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品牌-策意智库

Hi, 请登录

逛完悟空问答我发现,80%的人都不会正确地提问题

平时在空闲时间喜欢逛悟空问答,这让我挺有收获的。里面很多大V的回答很专业。也有很多非大V的热心人士,虽然不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但是也分享了自己或者身边人的经历和观点。

另外,看到针对问题的回答有时又延伸到问题的相关方面身边创业资讯,大家继续讨论,也让我学习了不少知识。但是也经常看到一些提问者的提问是无效的,回答者也寥寥。

所以今天想借着悟空问答上的问答乱象,探讨一下,如何正确地提问题。

一、我提的问题,合格吗?

很多时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回答,问题就在于没有提供足够信息,这类问题分为两大类。

1.问题不够明确

– 某公司在选人用人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留人育人方面又如何?

– 我在某某行业做销售,销量不好该怎么提高?

– 平时工作效率低,怎么提高效率?

– 某某公司怎么样?

以上几个提问,提问者的出发点明显是想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想咨询和讨论大的方向,但是题主提问的覆盖范围很广,导致回答问题的人无法有针对提问者的具体情况回答,只能泛泛而谈。

在第一个提问中,某公司选人用人的独到之处,这个可以单独展开一个议题来研究。而后半部分,留人育人同样也是可以开展为一个议题。如果是想进这家公司,又担心自己不符合,可以把自己的概况、经历、想法说一说,让大家给意见。如果是对这家公司的选人和培养人才的标准有兴趣,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家回答后可以互相印证和讨论。

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两种猜测,也有可能提问者有其他的想法,但是从问题来说,让人没有回答的欲望。这个问题没有人回答似乎验证了我的想法。这样提问者只是为悟空问答的问题库增加了一个问题,自己并没有在提问中获得收获。

2.事情描述不够清晰

上面是提问太宽泛的,还有一种是在问题描述里添加了很多主观感受或者对事情发生的过程没有描述清楚,看完问题描述后,还要在脑海里理一理整件事的经过和提问者的真正问题。

– 借了同事的数据线,同事说我弄坏了,但是我觉得应该不是我弄坏的吧?

– 发生了这件事,我觉得某某对我有意见……

这种问题提问者的诉求倒是明确的。好比第一个提问就是觉得自己委屈,但是没表达清楚借还的时候,数据线的状态,猜测是提问者自认完好的?但是没有对事情客观的描述,想得到针对这件事的分析,也是很难。不排除提问者是为了寻求赞同,有意无意对事情过程模糊化处理。

二、什么是针对性的、有价值的回答?

什么是针对性的、有价值的回答?就是针对提问者的提问,如果是一百分制,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粗暴分类。

第一类,没有针对提问回答,60分以下。

第二类,能给基本回答的,就是60-70分。泛泛而谈的也包含在内。

第三类身边创业资讯,有针对问题本身的回答的,对提问者有帮助的,70-80分。

第四类,能针对问题本身回答后,有延伸拓展补充解答,对提问者帮助特别大的,80-90分。

第五类,在第四类的基础上,能总结科普的,100分。

所有的问题,回答符合第二类标准很容易,要做到第三、四、五类的,回答者需要得到清晰的信息才能做出针对性有价值的回答。这就要求提问者在提问的时候,要给出足够的、清晰的、必要的信息。因为大家都是网上看到提问者的问题,非当事人而是旁观者,就好比网络问诊,没有把病症描述清楚,医生没有办法给出判断,哪怕只是初步的诊断。

三、这才是提问题的正确方式

选择在网上提问,必然是提问者对此有所困惑。为此,表明什么事引起了提问者的困惑,有什么样的困惑,诉求是什么,这是提问者给出的信息中需要包含的。

其中,什么事又需要包含什么人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事情经过和事情现状都需要说明,这样回答者才能明白经过了什么事,提问者的疑惑和需求是什么。

能用数字表达的地方,尽量用数字,这样会让整件事非常清晰。针对个人具体情况解惑的提问方式总结如下:

标题:概述提问者的诉求

问题描述: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

What事件:起因、经过、现状或者结果

比如在一些热点问题就是典型的提问清楚的模板。

– 在星巴克点拿铁告诉店员不加糖,店员说拿铁是不加糖的。我该说什么?

(题目表述清楚了提问者的诉求,在问题描述里,提问者也说了在星巴克的事件发生的经过和自己的尴尬,提问的出发点和希望大家能一起讨论的方面)

– 便利店利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个人品牌】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