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双十一,线上线下,甚至每条街道,都弥漫着激情饱满的购物情绪。
网上平台的优惠活动扑面而来,领券、叠加、满减、预售、抢购……各种促销方式让人眼花缭乱。
街道上的气氛也变了,很多商店的门口张贴出各种优惠广告。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广告词是一家小吃店,门口赫然放着“为迎接双十一,在本店消费一次,额加10元赠送XX健身会馆健身一次。”颇感意外,但又十分惊喜。
记者收到了多个商家的优惠信息,最诱人的是家门口的健身场馆。11元抢购价值598元的5次游泳健身通用卡。收到这条消息后,记者毫不犹豫地花费11元购买了一张健身卡,觉得这次赚大了。
双十一,已经不仅仅是网上购物日,而是延伸为线上线下齐发力、商家、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狂欢。
作为一个商家和消费者共同构建的节日,双十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其成功的营销方式给影城带来什么启示?这应该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双十一背后的经济意义
自天猫2009年首创“双十一”购物节以来,今年是第十一个年头。过去的十年,“双十一”快速成熟、壮大,从一个网上购物日升级为全民购物节,从一个中国独乐乐的消费节扩展为全球购物狂欢节。
不妨从一串数字看一下双十一不断增强的影响力。2009年双十一,销售额0.5亿元,共有27个品牌参与。2010年双十一,销售额9.36亿元,共有711家店铺参与。2011年双十一,淘宝和天猫共销售52亿,2200家店铺参与……2018年双十一,仅用 02分05秒,就达到100亿的销售额;04分01秒,200亿;09分05秒,300亿。今年更是创下新纪录,1分36秒达到100亿!!
每年都以火箭速度增长的销售额告诉我们,双十一不仅是一场购物节,更是一场全民狂欢的节日。双十一最成功的地方也在于此,从一场单纯的购物行为升级为一种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
双十一最初的设想十分简单,就是“年末促销活动”,把一年积累下来的货物以相对优惠的方式销售出去,好把货物变现。只是没想到双十一一经推出,十分火爆,成为一个节日,一种消费方式,甚至是一个娱乐方式。
双十一也不仅仅是天猫平台的独角戏,几乎所有电商和线下商家都参与进来了。
为什么双十一会成为一次全民的购物狂欢?
美国著名消费者行为学家约瑟夫•塞尔吉曾经从“幸福度”的角度来分析人们为何热衷于消费。他认为,在特定时间点的购物节日里,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体验会产生一种期待,只有完成下单,消费者的幸福感才能达到峰值。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大家购物主要是因为消费能带来快乐,甚至提升幸福度。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购物都会感觉超级幸福,有一种掌控生活的成就感。这也就不难理解“双十一”的销售线直线上升了。
跟着双十一学营销
双十一如此之成功与它的营销方式密切相关,商家对于购物氛围的营造、全民参与的热情、以及奥数题式的优惠,都是相当成功的案例。而这些恰恰是影城十分欠缺的,那为何不跟着双十一学习营销呢?
不过,钻研营销战略之前,影城首先应该加入到这场营销大战中。记者采访了几位影城经理,问他们双十一有什么活动,他们的回答竟然是和以前的活动差不多,没有特别的活动。不仅是这几家影城,很多影城都是如此,针对双十一没有专门的营销计划。这,实在太落伍!逃避双十一,等于让自己边缘化,更是错失商机。所以,前提是加入进来,而且是以巧妙、轻盈、活泼和娱乐的方式加入进来淘宝引流推广,这才是影城学习营销的意义。
首先,购物气氛是营造出来的。从10月份开始,各个购物网站从商品、价格、优惠,甚至网页页面等各个方面来极力的推销双十一,颇为霸气。
这种夸张的、热闹的购物气氛通过方方面面营造出来的,是商家主动出击,顾客愿者上钩。而这恰恰是影城十分欠缺的地方。影城很少营造红红火火的购物气氛,以此来吸引顾客。在消费气氛上,影城是“被动”的。而一旦被动,就意味着参与度不高。所以,影城要积极营造生机勃勃的购物气氛。
其次,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到购物节中,并从中找到快乐。双十一究竟能有多大优惠,相信所有顾客都是心知肚明,这只是一场游戏,大家买的是快乐,是全身心融入进去后的快乐。影城组织营销活动的用意也是如此,让顾客参与进来,而且是深度参与。这就对影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组织一些趣味性、服务型、观赏性、娱乐性的消费活动。
再次,一味简单的降价不可取,但优惠要有。记者在美国学习期间,在“黑色星期五”去奥特莱斯和商店购物,商品价格确实优惠力度很大,某些商品真的达到了降价一半的力度。而Costco的优惠力度更是惊人。但在国内,这种庞大的优惠力度,记者没有享受过。简单讲,双十一并没有大幅度的优惠。经济学中,这种策略叫做“价格混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商家利用复杂的价格计算规则增加了消费者比价的困难,并造成了一种价格优惠的假象,从而增加销量,获得更多利润。
对影城而言,设计一道有
来源【个人品牌】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