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巨头闹的沸沸扬扬的“社区团购”互联网新概念,消费者通过手机下单购买生鲜蔬菜水果,日用百货等刚性需求的产品,然后到附近的商店直接提货。
互联网巨头巨额烧钱补贴商品,消费者超底价格买到更多商品,甚至售卖的价格远远低于商家进货的价格。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12月22日约谈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滴滴6家物联网巨头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

看到这里很多消费者心里可能都会有疑问,巨头烧钱补贴商品推广活动对我们是好事啊,可以用更优惠的价格买到更多的东西,先薅一波羊毛再说,等它们涨价就不买了,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价格战背后对我们的最终影响。
为什么巨头今年纷纷杀入社区团购
互联网巨头社区团购的概念几年前就开始出现,一直不温不火地发展着,今年的疫情过后时机突然变得成熟,各大巨头狂奔而来,打鸡血似的疯狂补贴。再加上网络购物的衣服,鞋子,手机,数码……这些传统弹性商品不足以满足发展需求的时候,互联网巨头只能其他业务去发展,比如外卖,打车……
社区团购刚好弥补这方面的空白,它卖的(油加盟热门的小资本创业点子,盐加盟热门的小资本创业点子,米,肉,青菜……)都是家庭必需品,离开这些我们生活过不下去,所以这些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刚需产品。

互联网巨头搞社区团购为什么要疯狂补贴,大打价格战?
互联网公司大多缺少核心竞争力,行业进入无门槛,商业模式秘密,相互复制无难度,所以此类行业在入场之初就提前“价格战清场”先发制人,攻城掠地,到最后垄断行业。最初的外卖,打车,共享单车发展的过程都是如此,都缺少一个健康发展的过程,以至于我们吃的外卖和打车费用越来越贵,纵观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套路无非就是三部曲 补贴 垄断 收割。
中小卖家无法拒绝的“糖衣毒药”
由于互联网经济没有实体店的支撑,它需要线下的商家来加盟,刚开始高额加盟补贴,低至为零的服务费用,使这平台一开始便收获大部分商家加盟,发现赚钱真的好赚,不用付出什么心血便获得流量订单,美滋滋。可惜资本轰炸下,它干掉了竞争对手,便开始“割韭菜”。它们在卖家赚取每笔订单高额佣金,平台引流费用……,如果不舍得花钱便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你的流量,大数据杀熟,自动为你过滤高频高消费人群,而真正核心高频消费人群则被引流到那些花钱搞活动,做推广的商家,但这些商家想要有利润的话就必须把价格提高,消费者买单(羊毛出自羊身上)扣点增加,流量费增加,把本来属于企业和商家的利润强行转移到自己身上。加入社区团购便自寻死路,小商贩们抗风险能力极差,长时间价格战导致它们短时间内就会倒闭,所以不加入也是死路一条。
什么是垄断,垄断背后的危害
垄断,(通常译独占)指一个行业只有一个卖家,如果是通过以低于其正常的价格倾销产品达到垄断市场。
垄断过后游戏规则由它们制定,市场没竞争力,降低就业和热爱劳动的积极性,垄断者就会随意提价,如果你是菜农,你的菜只能卖给它们,定价权不在你,不卖只能烂地里,消费者也会被任意宰割。
(我国机床发展历史中,曾有某房地产公司也往机床这行业发展,由于房地产行业暴利,它们有丰厚的资本来搞亏本促销机床活动,等把其他机床企业干倒闭它们就一家垄断整个国产机床市场了,严重阻碍国家机床发展)
社区团购低价倾销背后的严重影响
跟以往不同,互联网企业怎么打价格战,国家也只是睁眼闭眼,但这次确认闹的高调与过份。你们这些互联网企业在时代红利的背景下赚取丰厚的资本,国家各种财政投入基础建设让你们成为互联网寡头,结果你们赚钱了不好好利用这笔钱搞
来源【个人品牌】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