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品牌-策意智库

Hi, 请登录

解决流量之痛:不可忽视的“生态流量”

现在农村创业点子 - 百度,但凡和互联网有点关系的人都在谈流量,巨头们也在为流量而奔波,从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几乎所有的努力都是围绕以流量为中心而开展。

像阿里腾讯等大佬已经有了巨大的流量池,更多的创业公司却在流量的夹缝中生存。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是第一生产力,过往是得用户者得天下,如今是得流量者得天下,在资本的推动下,得用户易,但大部分项目死在黎明之前,不是没有用户,而是不知道如何把用户转化为流量,这是关于流量的首要问题。

如何获得最便宜、最有价值的流量?老麦提供的解决之道是关注巨头们的”生态流量”,什么是”生态流量”?如何获取”生态流量”?本文将开展详细的阐述。

01流量之痛

在供给过剩时代,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产品的滞销,这是数百年经济发展历史中最难解决的难题,看到山东农民滞销的大蒜、陕西山区果农堆积如山的苹果,不由得脑海里浮现出过去英国奶农倾倒牛奶的场景。

这些痛苦的根源是什么?不是大蒜、苹果质量不行,而是没有销路,商品不能第一时间直达消费者,无法建立一条运行通畅的”流量管道”。

对于众多失败的互联网创业项目也是同样的痛苦,四年前盛行的o2o创业浪潮,上门美甲的”河狸家”成为创业楷模,在资本推动下,一大批上门服务的APP面世,上门洗脚、上门做饭农村创业点子 - 百度,上门洗衣,你能想到的上门服务,都有一批创业公司在运作,结果是倒下的速度超过了新开的速度。

就如托尔斯泰说的: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大蒜苹果卖得好,创业APP活得滋润,这些幸福都来自于通畅的流量变现管道,而不幸的是滞销也好,倒闭也好,有的连用户的影子都看不到,何谈流量变现?有的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却无法变现,流量管道里要么没有水,要么有水却堵塞了。

可能你要说了,没有流量你不会去争吗?满大街的用户,每个个体都是流量啊!

没错,中国十四亿人口,你说没有流量简直是悖论!只是你忽略了一个问题:拿什么资本来争?

获取用户,转化流量、变现赚钱是一套组合拳,从获取用户开始,就意味着巨大的投入,我们看看越来越贵的百度竞价排名、淘宝天猫获得销量的前提是投入推广,所以流量之争注定是巨头们玩的游戏,这也是”强者恒大”这四个字揭露的商业真相。

既然如此,巨头们玩的游戏,小商家、小企业、小创业公司都玩不起,那我们还要不要生存?问题的核心来了,我们不仅要生存,而且巨头们离不开你。

需求长尾越来越受头部重视

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长尾效应”揭露了这个秘密,它甚至颠覆了传统的”28理论”。

长尾效应:从人们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需求会集中在头部,这部分称为流行,分布在尾部的需求是个性化的,零散的小需求,这些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所谓长尾效应就是在于将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计起来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更大的市场。

按照”28理论”,80%的销量来自于20%的超级用户,事实被长尾颠覆了,亚马逊就研究发现在书店卖的最好的书籍不是少部分的畅销书籍,那些非畅销的书籍销售的数量远远大于畅销书籍。为谷歌贡献大部分利润的并不是头部的大客户,而是那些众多购买”AdSense”广告服务的中小企业。

既然巨头们如此重视那些小而零散的”长尾用户“,就给了我们机会去解决流量之痛。

02巨头的生态

一个企业发展到头部,被通俗的称为”大佬和巨头”。巨头公司往往最后是一家生态公司。生态池就如一个池塘,有大鱼,但更多的是小鱼和虾米。

巨头的使命是维持生态池的生存,为了永葆生态池的生命,不仅要养活大鱼,还要兼顾小鱼。

对于流量,巨头的痛苦和小鱼小虾的痛苦是一样的,只是巨头有足够的资本和影响力去推动流量池的不断扩张。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马云大力推行农村电商,促使一个个淘宝村遍布广大农村,头条也借助大量的意见领袖去扶持三农,增加三农领域的曝光度,以开拓销路。

如今,你既可以通过淘宝买到大量陕西果农的丑苹果,也可以通过头条大V”乡村小乔“去购买不知名的乡镇老人手工制作的小板凳。

乡村小乔为老大爷和粉丝建立商品流通管道

这就是巨头的生态之力给我们解决的流量之痛,在此之前,任何一个上海广州的消费者,无法触达千里之外的原生态水果,也无法与一个生产小板凳的乡村老大爷产生关联。

阿里腾讯等巨头处于长尾的头部,解决的是流行的需求,比如让物流更通畅,让微信更好用,但大量的个性化、非流行的长尾需求,巨头们往往通过生态池去解决,这就给了小企业生存的空间。

钉钉作为阿里生态的一份子,拥有上亿的企业用户群体,钉钉自身也凭借亿万用户形成了阿里生态下的一个小生态,阿里把钉钉做成了一个开发平台,那些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小企业可以进入到钉钉开放平台。

比如做考勤机的、做企业ERP软件的等等,钉钉本身不提供个性化服务,但可以把做考勤机的公司接入进来,为那些有需求的钉钉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而做考勤机的企业无须为流量而担心。

小米倾全力打造了一个强大的供应链生态,紫米、华米等都是小米一手扶持起来的生态链企业,借助小米的粉丝经济,也就是小米巨大的流量池,紫米等创业公司按照小米的标准生产,推出一系列产品放到小米的线上线下渠道,然后在渠道和流量池之间搭设流量管道,引水入渠。

紫米等无需购买流量就可以把产品送达小米的用户身边,省去了诸多中间环节,价格自然就低了,小米的性价比就是这样形成的。

如今,我们不需要想着去做巨头,像拼多多那样在腾讯的生态里成长为准巨头的案例凤毛麟角,利用好巨头的生态,共享巨头业已形成的”流量池”,大树底下好乘凉,何乐而不为呢?

阿里CEO张勇阐述阿里生态体系

03共享”生态流量”

既然提到”共享流量”,共享巨头的流量是不是免费的?如何共享才有效果?

首先确认你是巨头的一块砖,能弥补巨头生态中某方面的需求。比如你做考勤机做得好,弥补了钉钉很多用户的需求,而钉钉自己不愿意去生产考勤机,这就达成了共享流量的基础,钉钉会心甘情愿地给你铺设流量管道。

在腾讯2019年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总裁刘炽平说到:

从”开放生态”到”生态开放”,过去腾讯是以开放促成生态,现在是以生态来进行开放,腾讯将连接更多的To C和To B业务合作伙伴、投资公司生态伙伴一起,共同为产业升级提供最优方案。

解读刘炽平这段话的含义,就是以腾讯生态圈形成的超10亿的巨大用户池,将为更多的合作伙伴搭设流量管道,只要符合腾讯标准的,都可以共享腾讯的生态流量。

腾讯设立的腾讯产业基金近年来投资了不少初创企业,资金也是生态流量的一个组成部分,流量不仅仅是用户,也体现为资本。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个人品牌】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