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相敬如宾”特指夫妻间的相互恩爱、敬重,在《左传》中记载了一个人,就因为对妻子做到了相敬如宾,因而给自己带来了好运。
上回说到,公元前 630年,晋文公结束郑国的行程回到了绛邑,就在他回来的这一年,晋国北面赤狄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天灾,粮食欠收,给当地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赤狄的各部首领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便联合起来举兵南下,在晋国边境上大肆掠夺。
晋文公坐在朝中,每天都会收到边境上发来的警报,晋文公不堪其扰,决定在边境上增兵,长期抵御赤狄的骚扰。
这个时候,狐偃、狐毛兄弟等很多跟随晋文公多年的老臣都已经相继过世,大量职务空缺,所以晋文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新的将领人选。
在这一年的秋天,晋文公在赵衰、先轸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晋国北部的清原,也就是山西的稷山东南一带检阅三军,并与将官商议边境防御的问题,赵衰向晋文公提了个建议:“狄兵狡诈多奸,又擅于突击作战,每当我军派大部队阻击时,他们便退却,而当我边境空虚时,对方又卷土重来,因此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一支部队,长期驻扎于此。”
在边境上驻军,晋文公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太多推广引流是什么意思,所以迟迟拿不定主义,现在见赵衰与他的观点一致,晋文公便迫不及待的提出了自己的担忧:“眼下晋国西有强秦、南有蛮楚,兵力原本就很吃紧,要再分出一支兵力驻扎在北面,可能性只怕微乎其微。”
赵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臣以为,晋国经过主公这几年的发展,兵精粮足,国力雄厚,因此可以考虑在现有部队建制上进行扩充,以解决当前的问题。”晋文公听了这话眼前一亮,忙问赵衰说:“爱卿有什么好的建议。”
赵衰站在晋文公的面前,手里一边比划着,一边对晋文公分析道:“晋国的军队编制,原本为一军,先君献公时期,为了应对开疆拓土的需要,将部队扩编为上下二军,到了主公时,又在此基础上增设了中军,从而形成如今的三军规模,臣以为,眼下如果考虑增兵,就可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在新设两支部队,命名为新上军和新下军,这两支部队轮流驻守边境,专门抵御狄人,武器配备则以车兵为主,以应对边境上长途奔袭作战的需要。”
晋文公在旁边仔细听着赵衰的讲解,对于赵衰所提的新增两支部队,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等赵衰的话一说完,晋文公当即表态,可以按照赵衰的想法尝试一下,具体过程就由赵衰全权负责。
赵衰接下任务,执行起来也雷厉风行,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他就按照自己的设想,完成了部队的扩编,经过他改组的部队,不但数量增加了不少,军风纪律也有了明显改善。
赵衰将新军的组织架构和人事编制等交给晋文公过目,晋文公一一照准,并根据赵衰的推荐,任命赵衰本人担任新上军主将,箕郑为副将,胥臣的儿子胥婴率领新下军,先都为副将,胥臣接替赵衰担任下军主帅。
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确定了,但唯有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那就是新设的下军还缺少一个副将,对于该由谁来担任这个副将,晋文公和赵衰二人始终拿不定主意。
说来也巧,一个多月前奉命外出的胥臣恰好在这期间回到了绛邑,并按照程序来向晋文公汇报工作,在谈论的过程中,他得知了晋文公的犹豫之处,还不等晋文公发问,他便当即表示说自己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晋文公顿时来了兴趣,忙问胥臣说的那人是谁,胥臣清楚的向晋文公说出了两个字:“郤缺”
晋文公听完之后脸上的笑容顷刻间便消失了,原来胥臣所说的这个郤缺,晋文公再熟悉不过,他的父亲正是当年谋反叛乱,后来被秦穆公诱杀的郤芮。
郤芮被杀以后,晋文公为了追究他的罪行,下令将他一家老小全部治罪,郤缺也因此遭到连坐,被贬为了庶人,晋文公如此恼怒郤芮,对他的儿子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印象。
胥臣当然清楚晋文公的心思,为了证实自己说的没错,胥臣又向晋文公谈起他推荐郤缺的理由:“臣前日奉差出使,回来的路上途经冀地的时候,正好看见郤缺自家田地里除草,当时时间已是正午,没过多久他的妻子就来到田里给他送午饭,臣发现他夫妻二人在闲谈交往时礼数周全,对待对方如同宾客一般,如此之礼的人,定是一个能把君王和百姓放在心里的人,所以把新军交给他,主公大可放心。”
成语“相敬如宾”就是出自郤缺的这个典故,他也因此成为后来夫妻的楷模。
晋文公虽然相信胥臣说的都是真的,但心里还是有个疙瘩,想了想又问胥臣说:“他的父亲毕竟犯过大罪,郤缺真的可以信任吗?”
胥臣答道:“圣人治国,只会惩罚有罪之人,绝不牵扯到他的兄弟子侄,当初舜帝因鲧治水不力而罢免了他,但仍旧让他的儿子禹治水,最终取得成功,齐桓公不计管仲箭射之罪,而终成霸业,只要能做到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天下有学之士必然倾心投靠。”
晋文
来源【个人品牌】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