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名校布局很早,在五六十年代把学校都设立于当时综合实力强、竞争力有优势的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西安、广州、沈阳、成都、长沙、哈尔滨这些城市。所以这些城市才会有多所211甚至985。
河南在那个年代属于贫困的大省,跟现在的四川一样是靠其他省份对口援助的。尤其省会郑州是刚从一个县城升格为省会不久,当时的地位别说对标上述那些大咖城市,就算跟山西省会太原都比不了。所以河南当时教育资源布局很显然是没有优先级的。就现在全省唯一的211郑州大学当初还是山东大学援建的,是山东出钱出人出设备帮河南搞起来的。
别看现在西安、沈阳、哈尔滨这些城市的经济地位远不及从前,但是高教水准等综合实力依然是很强悍的,哈工大、西交大至今仍是顶尖学府,这都是得益于当年三位数区号的定位,那个年代没有一二三线城市的说法,只有十大城市的区号差别。哪个省份拥有这样的城市,教育资源就有优先布局的优势。
后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提速,一些省市利用经济或资源优势建设新的高标准大学,或引进高标准建设的平行校区。比如江苏大学、宁波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都是百强级别高校,不是211胜似211。再比如中国石油大学迁址青岛、哈工大在威海建设比本部规格还高的校区、中山大学在深圳建设高标准校区、人民大学在苏州建设高标准校区等等。然而郑州在这些校区落子时还只是一个平凡的二线中游城市,没有经济优势更没有环境和就业优势。在江苏大学、宁波大学建设时,郑州还只能孤注一掷去建设郑大跟河大,无力去扶植新的一流高校。
不过随着郑州地位的提升,随着河南整体发展的提速,河南高校竞争力也在增加,比如人民大学最近就有关于在郑州建校区的消息传出。这说明河南只有一所211的日子到
来源【个人品牌】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