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遇人不淑
【拼音】yù rén bù shū
【解释】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
【出自】《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矣。”
【成语故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有诗描写女人的艰难生活,谈到女人要真正认识一个人很不容易,如果错嫁一个负心人,生活就会不幸福,直到最后被丈夫遗弃,她只有痛苦地叹息自己遇人不淑。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人与人打交道是最基础的社会交往,我们谁也避免不了我们遇到的人都是好人!
陪伴我们身边的由亲人、爱人、朋友当然还有一些小人。这些人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一直认为这个人是你的朋友或者贵人,背后捅你一刀的人是最可怕的,这些人不但影响你的心情,甚至影响你在一个单位的进步。
人生中,遇人不淑其实是最大的悲哀!
前段时间阅读了汉学家白静川的著作《中国古代文学:从神话到楚辞》,书中对于“遇人不淑”的解析让人耳目一新。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诗经》中的一些语句想要表达的准确含义,已经无法考证。但随着史学研究和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词句,白川静也根据自己的研究,给出了一些与前人不同的推断与解读。
遇人不淑这个词在今天的词典里被解释为: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泛指结交了品质不好的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诗经·国风·王风》里的《中谷有蓷tuī》这一篇。
在许多诗经译注版本中,“不淑”都被理解成“不善”。原句“遇人之不淑矣”常被译成“遇到一个负心人”。在此基础上,《中谷有蓷》这首诗也成了《诗经》中最具代表性的弃妇哀怨诗。
“不淑”这个词也出现在《诗经·国风·鄘yōng风》中的《君子偕老》这一篇里,编著《诗经》的毛亨在《毛诗序》中写道,这首诗是用来讽刺卫宣公的夫人姜氏品行不端,不守妇道的。
相传姜氏本是宣公为儿子聘娶的儿媳,却在出嫁途中被宣公半路截下而成为了宣公的妻子。宣公死后,她又与宣公的庶子私通,这样的行为,在当时被形容是淫乱与不伦。“不淑”一词出现的原句是: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后人多将这句翻译为:她的德行丑陋,叫人拿她怎么办!而全诗除了这一句之外,几乎全在描写女子的美貌:她的头上插着象牙发簪和玉饰,鲜艳的礼服绣着精美的花纹,浓密的黑发如流云一般美丽,肤若凝脂,眉清目秀,举止大方,倾国倾城。这一切似乎都是对诗中女主角的强烈反讽:纵然外貌好似天仙下凡,却也无法掩饰丑陋的行径。
而白川静提出的观点,颠覆了对于“不淑”的含义,同时,也将这两首诗的主旨进行了巨大的反转。他认为“不淑”是死亡的意思身边创业资讯,因为《礼记》中有记载,吊问的时候,人们会询问“如何不淑?”;而在金文中,“不淑”也指死亡。
从这个角度来看,《诗经》中的这两首诗,都是为悼念逝者所作的挽歌。以华美的语句赞颂逝者生前的美好,而以这两句哀悼他们的死亡。本该携手相伴的人,如今已经永远离去,而他们生前的音容笑貌,却还还历历在目,这是何等令人惋惜!
白川静并不是第一个对“遇人不淑”的含义提出异议的人。明末清初的经学家顾炎武在《日知录
来源【个人品牌】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