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现在为知识付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最近深度接触了很多知识付费圈外的用户,经常收到他们这样的质疑:为什么你们的课程是收费的?网上有很多免费的内容,为什么要买课?
我恍然明白了,知识付费这个概念发展至今并没有完全熟透,我们平时所覆盖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用户感觉体量很大,但对于14亿人口来说,显得很微不足道。
尤其是在很多细分领域,并没有完全被挖掘出来,比如说有绝对占比优势的这波农民用户,他们对知识付费基本是在萌芽期,可发挥空间很大。
当然,拉来一个新用户成本比维护一个老用户高很多,所以我们往往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已付费用户身上,只要做好内容和包装,极大概率可以促成交易。但良性的发展是拉新和复购两手都要抓。让从未付费的用户掏钱买一个线上虚拟产品,改变固有认知并不容易。
我发现身边还有很多用户每天都想要绞尽脑汁去“免费学”东西。在我进入教育行业以来,我的感受越发强烈:学习这件事,免费的东西,永远是最昂贵的。除了钱之外,你必然要花掉人际,时间,心情,各方面的成本,而且这个世界上,一个好的,可以共享的资源或者思想,它必然是经历了很多人的打磨,为别人的时间和精力还有知识成本付费,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操守。
蹭资源其实是最短视的一种行为
我有个妹妹,她一直很想学游泳,但是三年多了一直都没有学会,是因为她表姐每次听说她要去游泳馆报名都会说:哎呀为什么要花那个钱,我教你!于是她也就觉得是啊,反正有人可以教能省则省。
可是,就只能迁就别人的时间,迁就别人的状态,还要迁就她好不容易有空表姐又来了大姨妈,而且学习的时候,也肯定会抱有一种:“对不起打扰你了的心态”。
我知道了以后跟她说:至于吗,一千块,找个游泳教练,不仅教得快还有腹肌可以看!
但她一直都在和我争辩,就是要省那1000多块钱。
我说你敢不敢现在拿你手机支付宝看,你上个月加起来买的淘宝乱七八糟的东西没有超过一千块的话,我马上掏钱请你学游泳。
她当场就崩溃了,因为我当场给她算了一下,上了月她花在淘宝上买了一次就闲置的裙子,零食,乱七八糟,加起来至少有两千多块。
被我抽了一鞭子之后,上了几次课她告诉我,在腹肌小鲜肉教练的教授下优质小成本创业点子,她已经很棒地把蛙泳学会了。
为什么付费的东西就能快速掌握?
是因为,在这个中国以人情社会垫底的大环境下,我们总是觉得“熟人”是最可靠的,所以做事也容易相信“熟人”,觉得自己赚了,省了,在没有经济牵扯的情况下,我们依靠一种人情关系来进行一个项目的推进,但这是很可怕的,因为背后有太多不可控因素。安抚他们的情绪,考虑他们的工作量,因为他是你“表姐三叔二姨夫”而得罪不起,反而占用大部分精力。
但是一旦你成为雇主,你们的关系就不一样了,就像武志红老师说,关系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关系。相比人情,雇佣关系是最飒爽的关系,他让你们双方都绽放出最舒服的工作状态。合得来,继续;合不来,散伙。不满意的雇员你可以一换再换,换到满意为止。
我们已经生活在了一个雇佣时代,每天我们每个人都在服务别人,也在被别人服务,有些人为什么觉得自己依然迷茫,生活没有改进,那是因为,你既不知道要怎么服务别人,也不知道如何服务自己。
花钱是一门艺术
以前我也觉得这句话是装逼的,但是后来发现这是一句真理。如何找准值得你花钱的地方,花对了,你就状态就活了。
一旦你开始把钱花对了地方,就像死水开始流动,你的人际关系,你的专业,你的社交,你的眼界,随即就会开始流动起来。
这种思维的打开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知识付费这个圈子也得到了很多高人指点,比如睿智的秋叶大叔。
去年我不假思索的报了大叔5000块钱的知识IP社群,也是我迄今为止加入的最贵的社群(赶上最后一期末班车)。现在回头一想,早就值回了票价,不仅有认知的提升还有很多各个圈子的大佬每天分享、答疑、会诊。真的是在群里哪怕不说话,每天看聊天记录都能涨不少见识。
不记得是哪位大佬曾经分享过:不管你现在拿多少薪水,你一定要养成每个月“为自己的未来花点钱的习惯”。一开始,最低你要把这个标准定到5%,以后根据经济实力调整额度。哪怕月薪三千,你至少每个月要拿150块钱出来花给这个世界——要做什么
来源【个人品牌】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